给电野猪机器散热片涂覆防护层时有哪些注意事项
2025/7/26 16:09:59 点击:
一、涂覆前的预处理要求
- 涂覆前需用酒精或无水乙醇擦拭散热片表面,确保无油污、灰尘、打磨碎屑及残留清洁剂(尤其是中性清洁剂的水分),否则防护层易出现气泡、脱落。
- 若刚完成打磨,需等待表面完全干燥(自然晾干 10-15 分钟,或用吹风机冷风吹干),避免水分被防护层包裹导致底层再次氧化。
- 铝制散热片:用 800-1200 目细砂纸打磨至表面无明显锈迹,保留轻微粗糙感(增强防护漆附着力),避免过度抛光(光滑表面易导致漆层脱落)。
- 铜制散热片:打磨后若表面仍有轻微铜锈,可先涂一层薄的铜抗氧化剂(如苯并三氮唑溶液),晾干后再涂防护层,避免铜锈继续扩散。
二、防护层材料的选择标准
- 铝制散热片优先选透明耐高温防锈漆(如丙烯酸酯类,耐温 150-200℃),避免深色漆(吸热会增加散热负担)。
- 铜制或混合材质散热片可选硅基防护剂(耐温 200℃以上,绝缘且不影响导热),不建议用普通油性漆(高温下易软化流淌)。
- 禁用粘稠度高的防护材料(如厚浆型防锈漆),尤其鳍片间隙(通常 2-5mm)需薄涂,若涂覆过厚会堵塞气流通道,反而降低散热效率。
- 若散热片与发热元件直接接触(如底座贴合部分),该区域禁止涂覆防护层,需预留贴合面,后续涂抹导热硅脂保证导热,否则防护层会形成热阻。
三、涂覆过程的操作规范
- 鳍片表面:用小毛刷或棉签蘸取防护剂,沿鳍片方向轻轻涂抹,确保单侧厚度≤0.1mm(肉眼观察呈均匀薄膜,无堆积),重点覆盖腐蚀修复区域,非腐蚀区域可薄涂防护。
- 底座边缘:仅涂覆非贴合部分,贴合面(与机器内部发热元件接触的平面)需留白,若不慎涂覆,需用刀片轻轻刮除,保证平面光滑。
- 若散热片附近有电路接口、螺丝孔,需用胶带遮挡,防止防护剂流入导致接触不良或螺丝无法拧紧。
- 涂覆后若发现鳍片间隙有滴落的防护剂堆积,需在未干透前用牙签或细针清理,干透后(通常 24 小时)难以去除,会堵塞风道。
四、涂覆后的固化与测试
- 正常情况下,温度应比环境温度高 20-30℃(如环境 25℃时,散热片≤55℃),若温度异常升高(超过 70℃),可能是防护层过厚或堵塞鳍片,需拆除重新处理。
五、特殊场景注意事项
- 户外使用的电野猪机器:防护层需额外具备防水性(如选择带防水功能的硅基涂料),避免雨水渗入加速腐蚀。
- 频繁移动的机器:涂覆后可在散热片边缘(非鳍片区域)贴一层耐高温胶带加固,防止碰撞导致防护层脱落。
- 上一篇:没有啦
- 下一篇:强化多功能应用 手机银行进入普及期 2012/5/21